深高金开学第一课|刘遵义:中国GDP总量有望在2030年超过美国
2020年9月6日,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及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及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遵义教授为深高金2020级硕士新生带来开学第一课。
在开学第一课《贸易冲突和新冠疫情对中美经济关系的影响》中刘遵义教授表示,中美贸易战和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两国经济“脱钩”的可能性更为突出,技术竞争需增加基础研究投入。
刘遵义
•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理事长
• 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
• 蓝饶富暨蓝凯丽经济学讲席教授
• 斯坦福大学李国鼎经济发展荣休讲席教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及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及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供应链面临脱钩危险 可替代的第二货源非常重要
中美贸易战和新冠疫情的叠加影响使得两国经济“脱钩”被反复提及,具体表现为供应链脱钩、资本市场脱钩,教育脱钩及国际清算和结算系统脱钩等。
刘遵义教授指出,短期来看,中国高科技行业的供应链脱钩成本可能会更高,但“脱钩”会为双方都带来损失,造成“双输”的局面。然而,“脱钩”这中国来说可能是一个“斯普特尼克时刻”(Sputnik Moment),中国需加紧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不在原材料、组件、零件或技术方面过度依赖其他国家。但脱钩并不表示一定要自给自足,拥有可替代的第二货源,或对资源保持大量储备,“脱钩是个可以解决的问题”。
对于资本市场脱钩,刘遵义教授认为“不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国国内的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教育脱钩会使美国面临潜在的研究生人才短缺,中国的学生也会失去接受更为系统的美式研究训练的机会。 针对国际清算和结算系统的脱钩,人民币在中国国际贸易结算中有很大的扩展空间,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应该鼓励其贸易伙伴国以本国货币结算,而不是以美元结算。
十年后中国GDP或将超越美国
短期来看,新冠疫情下美国经济将会经历衰退,中国经济仍有增长空间。长期来看,中国GDP总量有望在2030年超过美国。然而,由于中国人口是美国人口的大约4倍,且美国的人均自然资源比中国丰富很多,因此刘遵义教授预测,至少到21世纪末,中国的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将会落后于美国。
技术竞争需增加基础研究投入